回顾一下我做接口自动化的“来时路”
前言:
简单记录一下,等以后重新翻博客看到,应该还挺有意思的😄。
流水账:
2019年,刚入行的时候,我就单纯的对着开发给的YAPI文档,做做接口测试,记得那会postman超级流行,基本程序员人均都有安装!!!
2020年,我开始接触到JMeter,起初感觉他界面好难看,用起来也好麻烦😩,学了点儿皮毛。
这会的我应该是还没领略到JMeter的魅力,也估计这会的我工作职责还是以功能测试为主,就算有接口测试,用下postman也够了。
2021年,因为之前工作比较积极,负责的项目也没有出啥大问题,我找了领导提加薪,他同意了,意外的是他顺带把我晋升为了“测试组长”,让我管理着另外两位测试同事。
那会总感觉哪里不对,后来才想明白,晋升同时,工作量也翻了N倍🤨!!
这一年,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增加一些技能储备,才下定决心把JMeter技能落实下来。
这一年,我和另外2位朋友在同一时期分别搭建了halo博客(一位是java服务端,另一位干社区运营),结果现在看就剩我坚持了下来😅。
2022年,我把JMeter工具按模块拆分开来,通过百度、CSDN、教学视频等方式去熟悉(那会还没有AI问答,网上一堆“大水文”,真的很影响学习的心情😡)。
这一年,我渐渐地从postman过渡到JMeter,认识到了JMeter的优势,对场景化的接口关联测试太友好了。
也是这一年,因为我对JMeter也算是比较熟悉了,试着通过“JMeter + excel”的方式落地“SDK项目”的接口自动化,但实际用起来才感觉维护好麻烦,最终不了了之。我还写了个系列的博客 —— 接口自动化 -- 基于JMeter的实战攻略(1)。
2023年,这年的我还没学python,但对java比较熟悉,所以捣鼓了下基于java的接口自动化,是基于“TestNG+ RestAssured +yaml”为基础的。
那段时间工作量挺大的,而且公司刚起步摸索着广告投放相关业务,很多地方要摸索所以比较忙,接口自动化的学习慢了下来。
2024年,这年我学习了python,因为有一定的java基础,学起来不算麻烦。
考虑到同事们都更偏向python语言,结合大环境下python的接口自动化资料更多,最终转去学基于python的接口自动化了。
这一年公司的业务趋向平稳,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,逐步基于“Pytest + Httpx + Allure + yaml”为基础的自动化框架初见端倪,后续也可以通过git管理,挺好的。
2025年,我已经自个封装了一套基于 Python 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,能实际投入到项目中使用。
如果之前一步到位,说不定现在走的更高??哈哈,谁知道呢......
展望
关于接口自动化,后面可能还是要把vue学习落实下来,然后开发个web端的API测试平台。
评论区